电机轴承润滑脂流失是设备运行的常见问题,需从润滑管理、密封维护与工况控制三方面系统应对。
	
	一、优选润滑脂,匹配工况
	
	根据轴承转速、温度与负荷选用合适的润滑脂。高速工况应选用黏附性强、机械稳定性高的产品;高温环境下需关注润滑脂的滴点与氧化稳定性;重载场合则应注重其极压抗磨性能。建议选用质量稳定、性能可靠的品牌产品,确保基础油与稠化剂体系满足长期运行需求。
	 
	二、强化密封结构,防止外泄与污染
	
	密封失效是润滑脂流失的主要诱因。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适当的密封形式:粉尘潮湿环境宜采用接触式密封(如橡胶密封圈),洁净工况可选用非接触式密封。定期检查密封件完整性及弹性,及时更换老化、磨损的密封元件,确保轴承座与端盖配合面密封有效。
	
	三、规范维护保养,控制润滑状态
	
	严格执行定期润滑管理制度。轴承腔内润滑脂填充量宜控制在1/3~2/3,转速越高填充量应越少。维护时需彻底清除失效润滑脂,补充新脂需均匀到位。建立润滑档案,记录加注周期与油脂状态,实现预防性管理。
	  
	四、优化运行条件,延长润滑寿命
	
	合理控制轴承工作温度与负载。保持电机通风系统通畅,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行。通过振动监测与温度记录分析轴承状态,及时发现异常工况。
	
	系统化的润滑管理能够有效延长轴承使用寿命,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,保障设备连续稳定运行。